《庄浪县“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完善全县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提升城乡社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日,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庄浪县“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庄政办发〔2022〕 85号),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我县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提升我县城乡社区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提供有力指导和基本遵循。
一、发展基础与规划目标 。“十三五”时期,庄浪县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便民惠民举措不断创新,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对标新的战略机遇和任务,县民政局认真起草了《庄浪县“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先后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通过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庄浪县“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规划》明确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服务供给与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规划布局、服务设施、功能配置更加完备;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有效衔接;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更加科学;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更加充实:“五社联动”治理服务机制更加健全;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任务有序推进,城乡社区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更好解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并细化设置了7项预期性指标。
二、《规划》的主要特点
《规划》与市规划相衔接,注重把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战略定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发挥服务供给作用,丰富社区服务内容。从政府、社区和市场等供给侧出发,对社区公共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和志愿公益服务、社区便民生活服务等三大类型的服务内容进行细化部署,形成各方力量各司其职、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二是回应现实需求,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坚持以村(居)民需要为出发点,从加强重点人群和特殊群体的兜底民生保障、发展“一老一少”社区照护服务体系,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性居住、生活等诉求,形成社区全周期服务,实现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三是突出机制创新,提高社区服务效能。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基层制度优势,坚持和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统筹领导作用、村(居)委会的基础作用,注重运用数字技术为社区赋能减负,充分发挥社区各类力量和资源,实现有机整合,打造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共同体。
三、《规划》的重要举措
一是构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坚持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全过程,强化基层政府在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中的地位,完善村(社区)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充分发挥政治引领、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作用,推动“五治”融合发展,健全城乡社区议事协商制度,提升议事协商工作质量。
二是扩大城乡社区服务供给。完善城乡社区服务场所设施,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城乡社区面向重点人群的兜底保障服务,加大医疗卫生、养老、托育、助残、就业、教育、文体等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公共事业服务水平。探索实施“网格化”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便民服务,打造城乡社区便利生活圈,强化安民服务功能。
三是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效能。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目标,加快推进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线、提升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促进社区服务提质增效。完善村(居)民自我服务机制,加强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增强自治能力,提升自我服务水平。
四是加快城乡社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顺应信息化、数字化应用在社区治理服务中的迫切需求,突出城乡社区智慧化主线,将推进基层治理智慧化、促进社区服务智慧化、探索开展智慧社区、现代社区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建设便民惠民的服务圈,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区服务。
五是壮大城乡社区人才队伍。着重从合理确定社区工作者配备标准、提升社区服务人才素质等方面入手,引导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素质结构,完善职业体系、服务标准和激励机制,促进我县各类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规划》还围绕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保障、健全法治体系、严格考核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压实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责任,推动《规划》有序实施、落地见效,切实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相关链接:庄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庄浪县“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