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通报

  • 时间:2025-04-24 09:23
  • 浏览次数:
  • 字体: [ ] [ ] [ ]
  • 分享:

全县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通   报

庄浪县统计局

(2025年4月24日)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1.2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6.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3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3.17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6.0%。

1.第一产业 同比增长7.0%,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居全市第四位。

2.第二产业 同比增长9.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7(9.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四位。其中:工业同比增长18.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11.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建筑业同比增长3.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4(4.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位。

3.第三产业 同比增长6.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4.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

4.规上工业增加值 完成943万元,同比增长25.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6(11.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

5.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5.25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11.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四位。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完成8.39亿元,同比增长9.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8.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四位。

7.两项收入 根据调查队对7个农村样本点70户住户、5个城镇样本点50户住户监测,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9元,同比增长7.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1(7.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六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48元,增长6.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6.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位。

8.财政收支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0.47亿元,同比增长26.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68亿元,增长3.9%。

9.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 完成16.77亿元,增长86.33%。10.外贸进出口总额 完成440.49万元,增长16.5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结构不优占比失衡。总体来看,一季度我县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分别为9.5%、14.9%和75.6%;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依次为8.85%、20.78%和70.37%;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58、1.37和4.64个百分点。从核算细项指标分析,占比较高的产业增速较低,而占比较低的产业则增速较高,但拉动作用相对较小。

从内部结构看,一产中,蔬菜种植面积增长9.16%,蔬菜产量增长9.97%;瓜果产量增长159.5%。牛存栏增长0.99%,而猪、羊存栏分别下降2.58%和0.51%。猪出栏下降1.17%,牛、羊出栏则分别增长7.21%和8.35%。禽蛋产量增长17.26%,但牛奶产量下降8.89%。总体而言,种植业在第一产业总产值中占比18%,而畜牧业占比高达82%。具体到畜牧业内部,牛产值占比56.9%,猪产值占比32.6%,羊产值占比2.8%,家禽产值占比5.7%,奶产品产值占比2%。作为农业大县,我县的农业产业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拉动作用。尤其在肉牛、生猪养殖方面,精细化管理、规范化饲养、品系化繁育、链条式延伸及市场化营销等环节仍显不足。此外,果、薯、菜、药等产业的精深加工率和科技含量较低,品种数量有限,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和建筑业分别占比37.9%和62.1%。首先,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全县工业总量较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9家。此外,产业链条短、生产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导致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天祥商品混凝土和金土发建材受建筑市场波动影响,两户淀粉企业受季节性因素制约,增速缓慢,进一步凸显了工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其次,建筑业大而不强。占第二产业增加值62.1%的建筑业同比增长3.8%,低于第二产业增速5.4(9.2%)个百分点,尽管建筑业领跑二产占比超六成,但其增速乏力凸显增长瓶颈,显著削弱二产增长势能。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增长1个百分点,将拉动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增长0.9个百分点,拉动二产增加值增速增长0.6个百分点。

三产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其他服务业分别占三产总量的8.5%、1.5%、1.3%、9.4%、12.4%和66.4%。从三产内部结构来看,住宿和餐饮业占比偏低,而其他服务业占比超过三产总量的一半以上。教育、卫生、公管三大行业增加值合计就分别占据了地区生产总值和三产的46.5%和61.5%,其增长主要依赖于工资薪酬和政策性津补贴的拉动。三产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下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7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重点产业对主要经济指标的拉动作用有限,一产依赖畜菜、二产依赖建筑、三产依赖工资的问题依然突出,增长动能疲软,新的增长点培育不足。

(二)固投稳增压力较大。一季度,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虽然高于全市1.3(11.1%)个百分点,但排在我县前面的灵台(18.8%)、泾川(18.1%)、静宁(14%),分别高于我县6.4%、5.7%、1.4%个百分点。一是房产项目投资大幅减少。支撑全县投资增长的房产项目目前仅剩投资5502万元,较去年同期14000万元下降60.7%,且无新开工房产项目。上半年房产投资缺口达6.74亿元,预计将下拉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38个百分点。二是在库剩余投资不足。去年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68亿元。为实现正增长,二季度需完成投资12.43亿元。目前,在库可上报投资项目共40个,剩余投资总额为25.56亿元(扣除风力发电、光伏长廊3个项目后,剩余可报投资为9.45亿元)。然而,拉动投资的大项目稀缺,新入库项目普遍投资体量较小。此外,由于没有新开工的房产项目,6.74亿元的房产投资缺口难以填补,导致投资稳定增长面临巨大压力。

(三)农村居民收入增收乏力。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9元,增长7.6%。一是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9.7%,是主要收入来源。多数农村非农务工人员教育水平较低,技能不足,主要在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随着房地产市场下滑,这些行业的用工需求减少,工资水平和就业机会受限,工资性收入增长受限。二是受农产品价格、农资成本、自然灾害、化肥农药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传统农业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且农牧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牛羊肉价格降低,养殖收益下降,削弱了养殖户民消积极性,导致部分养殖户清栏弃养或者减育、少补栏缩小养殖规模,不利于收入增长。

三、下一步工作

一产方面。重点抓好占比较大的牛、猪等畜产品出栏,及时做好补栏工作,促进畜禽稳产保供;指导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优化“三夏”生产服务,提高夏粮单产;推进果园标准化管理,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加大瓜果、蔬菜生产供给力度,提高果菜产量,确保蔬菜生产保稳增收。同时,注重上报数据中面积、产量、价格与行业发展实际相匹配、相协调。

二产方面。根据历年数据,上半年,全县二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其中工业、建筑业分别占二产增加值的31%和69%。工业方面,一是在指导抓好规上工业企业生产数据报送的同时,力促几户增速较慢企业稳中有增,确保规上工业稳中有升。二是高度重视11户规下工业抽样调查企业营业收入报送,确保规下工业稳定增长。三是持续加强企业培育,实施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协调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和证照办理,促进恒温热力、天太商砼、新金矿业等企业入规纳统,为工业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目标是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建筑业方面,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国家将改变建筑业增加值的核算方式,不再仅依赖本地注册建筑业企业的总产值增速,而是包括所有在本地施工的企业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总产值增速。县内建筑业企业积极适应统计新规,迅速调整经营策略,主动提升在本地市场的竞争力,积极拓展本地施工业务。通过资质升级和资源整合,增强综合竞争力,确保对外地企业在本地的承建项目做到应统尽统,全力扩大建筑业总产值。力争在二季度实现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以上,从而拉动第二产业增长6.6%以上。

三产方面。一季度,庄浪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5.6%,虽用劳动工资核算的其他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占全县全年三产增加值的66.4%)奠定了三产发展的基础。但对下降幅度较大的商品房销售面积(-31.2%)、金融机构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7.7%)两项指标要高度关注,下功夫挖掘房地产和金融业,支撑三产稳定增长。一是抓劳动工资总额。精准排摸六大行业人员增减、工资增降、福利发放等情况,尤其是9户样本单位中负增长的企业和单位,要逐户制定措施,及时指导应报尽报。二是抓批零住餐。积极落实国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进“换新乐购 畅享消费”促消费活动,激发汽车、家电、油品市场消费活力,拓展批零住餐等消费空间。三是抓金融业。加强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的监测调度,紧盯交通基础、产业开发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信贷空间,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信贷增长点,提高存、贷款增速,支撑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由负转正。四是抓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全县经济总量占全市的13.8%,总量居全市第3位,但却没有1户规上服务业企业,要加大摸排,有计划有重点培育1—2户规上服务业企业,尤其是营利性服务业,以增量带动三产发展。五是抓房地产。抢抓国家促进房地产业止跌回稳的政策机遇,加大房地产企业帮扶,引导鼓励新世纪、愿景、中天、艺城等房地产企业持续开展各类售房促销活动,力促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降幅收窄(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每收窄10个百分点,可拉动三产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0.13和0.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由发改局负责,紧盯重大项目建设,增加投资强度,挖掘投资潜力。持续抓好未开工项目开工和未入库项目的前期手续,符合入库标准及时入库纳统,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争取重大项目落地。统计局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对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业务辅导培训,特别是新进企业统计人员、在库企业新换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规范项目入库材料标准及申报流程,提高项目申报通过率,从源头上把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纳统质量。严把审核关口,严控纳统数量,加强项目入库审核管理力度,细化项目纳统审核标准,按要求审核项目备案文件的有效性、关键信息的准确性,确保入库项目资料齐全、内容详实、数据真实可靠。对手续不全、资料不完善不合格的项目,及时通知项目提报单位和项目具体单位进行补充完善,限时整改提升,全面提升项目入库率。对新增纳统项目,特别是月度投资额较大的项目,组织开展投资凭证审核和实地勘查,通过电话问询、实地查看、执法检查查阅台账等方式,精准审核筛选新增上报数据与实际工程进度不符的项目,现场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督促限时整改完善,对纳统项目中存在问题逐项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发现一个登记一个解决一个,实现对核查工作进度及整改情况全面掌握,着力夯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纳统质量,为全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数据统计支撑。

两项收入方面。由农业农村局和住户调查点所属乡镇有针对性的发展产业、培训技术、输导劳务,带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人社局加大城镇就业稳岗指导、培训,并缩小与其他县、巿、区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政策性工资补贴的发放差距。统计局定期组织开展两项收入业务培训会,对四项收入、八大支出在统计过程中容易出现误统、漏统等方面问题进行讲解,提升辅助调查员业务水平与能力。督促样本户按照制度要求及时记账,坚决杜绝连续7日未记账、疙瘩账、收支漏记、收支混记等情况,确保两项收入统计真实、准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