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新面貌 焕发新活力
——平凉持续加快城乡建设步伐
走过中心城区滨河路边的一条休闲廊道,一座凉亭传来阵阵欢笑,一位老人音高八度:“朋友看到我手机发的照片,问我又去哪里旅游了,我说哪儿也没去,就在家门口!”
白鹭成群栖息的泾河中,芦苇随风摇曳;街头转角处的口袋公园,林荫廊架点缀其间……这让老百姓自豪的“家门口的风景”,是平凉持续刷新城乡颜值、提升发展品质的见证。
今年以来,以城市更新行动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我市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着力打造韧性宜居的美好环境。
每到周末,华亭市体育运动公园里的城市书屋内就坐满了读者,作为华亭市城市更新项目之一,这座藏书5000余册的钢结构建筑,已成为市民阅读充电的“精神驿站”。
平凉市连续两年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绩效评价荣获A级;华亭市入选全国县级市城市体检试点城市……持续开展城市体检评估,紧盯城市功能短板,上半年全市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234项,开复工168项,完成投资47.1亿元。
从崇信县梅苑新村小区新改造的大门走进,绿化带中的植物错落有致、车辆停放整齐有序,过去垃圾乱倒、电线乱拉等突出问题不见踪影,小区的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梅苑新村小区的蜕变,正是平凉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带来的生动写照。今年,全市改造老旧小区33个3172户,建设保障性住房3.5万平方米,更新改造供水管道109.3公里。大力实施拆违(危)治乱,拆除重点区域违(危)临建8.3万平方米。
坚持全域海绵理念,谋划实施的226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已完工216项,完成投资37.1亿元,中心城区可透水面积达46.9%,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27.6平方公里。
刚刚过去的暑假,崆峒区麻武乡麻武村知山游园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度假“新宠”,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沉浸式露营体验,不仅点燃乡村旅游“新动能”,更成为撬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绿色引擎”。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人因户落实产业、就业、教育、医保等帮扶政策,大力实施和美乡村建设发展类村庄全覆盖行动,60个省、市级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八改”工程,建成农村公路451公里,开工建设农房抗震改造784户,崆峒区入选全国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平凉机场可研报告完成编制,平庆铁路、长王铁路、陈家沟煤矿专用线建设加快推进,S23平凉机场高速控制性工程梨花塬隧道动工,S19永寿至灵台高速正在抓紧推进前期,宝中铁路平凉南至安国段扩能改造启动实施;
崆峒后峡水库开工建设,灵台新集水库建成主体,崇信枣林沟水库建成蓄水,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全线通水;
……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有序运行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坚实保障。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市投资清单项目开(复)工501项,开复工率82.4%,75项市列重大项目(含14个省列重大项目)开(复)工67项,完成投资119.6亿元。
路变宽,街变亮,景变美,空气变清新,河水变清澈,城市建设让平凉的“面子”更靓丽,“底子”更殷实。
(记者 :赵育娴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上一篇: “火热”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