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保丰收】庄浪: 干群同心守护民生“水”线
“大家排好队,别着急!”清晨的庄浪县卧龙镇马湾村,随着抗旱应急送水车缓缓驶入,村民们有序排队接水。连日高温炙烤下,送水车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承载着庄浪县上下同心战旱情的坚定决心。
送水“生命线”精准到家门
每天清晨8时,满载清水的应急抗旱送水车沿着蜿蜒山路穿梭在各缺水乡镇。庄浪县水务局构建的“定时、定点、定人”供水网络,让每一滴水都精准抵达群众手中。“这段时间,水管所的车天天给我们送水,保障了我们的生活。离蓄水池近的村民,自己开车去拉水,也全免费!” 大庄镇下王村村支部书记王绿合的话语,道出了村民们的安心。
卧龙水利管理站站长王旭东带领团队24小时待命,两辆送水车每日6趟往返,40余方清水如生命之泉注入千家万户。“我们实时监测各村需求,送水路线都是根据地形反复优化的,对于年老或身体不便的群众,我们的工作人员还会帮他们把水送到家里。”王旭东说道。
农业 “保卫战” 科技显身手
阳川镇的山地果园里,58岁的果农李邦泰正通过抗旱应急项目“提灌工程”为果树“解渴”。这项从葫芦河引水至山顶的工程,将灌溉车程缩短了30分钟,让果农灌溉省时省力。“以前浇水像打仗,这个工程给我们确实解决了实际困难,让果园在高温干旱天气下依然生长旺盛,保证了我们的产量。”李邦泰说道。
阳川镇红土坡村的赵志海正在为自家的玉米地浇水。“我种了三分玉米,我这几天拉水浇灌,能浇灌成什么样就浇灌成什么样,最大程度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
为应对旱情,当地政府积极协调水源,组织群众通过拉水、抽水等方式开展自救。同时,组织各驻村党员干部全部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果农采用起垄保墒、树盘覆膜、科学灌溉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据阳川镇副镇长苏红宝介绍,全镇首轮抗旱作业已完成 70%,确保实现“大旱之年不减产、果农收入有保障”的目标。
菜篮“生命泵”智慧解旱忧
走进南湖镇蔬菜种植基地,现代化的滴灌设施有序运转,水肥一体化系统正通过管网,将水分和养分精准输送到每一株菜苗的根部。
“为了保障甘蓝和西兰花种植,我们科学利用河道的水资源,采取开挖蓄水池,滴灌、喷灌的方式,全力开展抗旱自救,力争将天气因素给农作物种植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蔬菜基地负责人李喜春说。
在万泉苹果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科技力量更为抗旱注入 “智慧基因”。轻点手机APP,水肥一体化系统自动运行,精准配比的营养液直达根系。“这套系统不仅节水50%,还能让果树吸收效率提升 3倍。”负责人马军红展示着后台数据,果园内枝繁叶茂的景象正是科技抗旱的生动答案。
面对旱情,庄浪县坚持科技赋能、精准施策,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及时深入田间地头“把脉开方”,采取综合措施,全力抗旱保果。
“当前,正值果树幼果膨大的关键物候期,县果业站组织动员广大果农,因地制宜,在果带覆膜、覆地布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水源情况,采取滴灌、渗灌、车载人拉喷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开展果园抗旱生产自救。”庄浪县果业站林业高级工程师杜江理说道。
截至目前,庄浪县已累计送水超千吨,保障了数万名群众的日常用水;完成43万亩果园首轮抗旱作业,农业生产得到有效保障。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庄浪县党委政府 “以人民为中心” 的生动实践,更是全体庄浪人民勠力同心、抗旱自救的有力见证。
(撰稿:杨璇 赵军宝 赵彦林 苏莉莉 邵娟青 杜亮亮 编辑:周燕霞 审核:张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