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文明新风伴春风 移风易俗入民心

  • 时间:2025-04-24 15:33
  • 浏览次数:
  • 来源:庄浪融媒
  • 字体: [ ] [ ] [ ]
  • 分享:

人间四月芳菲尽,移风易俗正当时。当下的庄浪大地,鲜花盛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文明新风伴着春风,吹遍庄浪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浸润着千家万户,成为“梯田王国”的一张靓丽名片。

制度先行,夯实文明根基

庄浪县将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先后出台了《庄浪县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庄浪县制定修订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构建起完善的制度体系。全县293个行政村全面修订《村规民约》,建立了“一约四会”,形成党组织领导下“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朱店镇创新推行“硬标准”制度,在全镇21个行政村明确“婚宴不超15桌、彩礼不超6万元”等规范,让村民在婚丧嫁娶等事宜上有了明确的参照,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

积分赋能,激发内生动力

在庄浪县的30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探索“实践积分+文明超市”新模式,建立“积分超市”。聚焦村(居)民议事、平安建设、文明新风、爱心帮扶等方面治理重难点,以及政策宣传、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各类具体事项,制定量化积分管理标准。

在大庄镇杜家村的“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村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获得积分,凭积分就能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一袋洗衣粉16积分、一块香皂4积分、1个不锈钢盆10积分……”村民张红芳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都有积分,平时我们可以拿着积分卡直接来积分超市兑换礼品,也能当钱花,2024年我被评为‘好媳妇’,积了10分。”这种激励方式,让村民得到了实惠,也激发了他们参与移风易俗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养成优良生活习惯,持续形成文明、诚信、孝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榜样引领,树立文明标杆 

庄浪县注重发挥党员干部、乡贤等“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出台纪律规定,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宴席实行“两报告一承诺”,办宴席前向县纪委和组织部门报告宴席桌数、烟酒使用等情况,并作出“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餐饮不浪费”等郑重承诺,随时接受监督检查。

同时,持续完善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推荐评选机制。岳堡镇南岔村党支部书记罗寒梅,创新实施“党建+妇建”工作模式,打造“和美家庭”评选机制。2024年通过设立孝老爱亲、庭院美化等8项积分指标,评选出3名好婆婆和4名好媳妇,带动全村改厕率98%,建成“美丽庭院”示范32家。这些典型人物和家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新风,让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准,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活动浸润,培育文明土壤

采取“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模式,微信公众号推送倡议书,志愿者走村入户宣讲,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理念送入千家万户。这些接地气、有温度的活动,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在南湖镇席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村部广场、席河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宣教场地作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志愿服务由“政府配菜变为“群众点单”,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小手拉大手”“三下乡”“三抓三促”等各类移风易俗、文化文艺活动、党的政策宣教活动18场(次)。 

环境提质,涵养文明风尚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与移风易俗工作相辅相成。庄浪县充分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紧紧抓住农村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干群齐上阵,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我们村把大小巷道全都硬化了,铺设了地下污水管道,厕所也改了,村里每天都有清洁人员对村社道路进行打扫,路面十分干净,连村庄的垃圾也有了收集转运车辆、固定的处理场地和负责人。”朱店镇吴沟村村民吴国顺满心欢喜地说。随着农村改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的推进,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从一开始的“要我变”到“我要变”的思想转变,为文明风尚的养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乡村环境整洁了,群众精神改变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了,文明之花在庄浪大地正在高高绽放。


(撰稿:魏小兵  编辑:周燕霞  审核:张沛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