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端午】庄浪:端午将至 非遗荷包变身国潮“顶流”

  • 时间:2025-05-30 14:50
  • 浏览次数:
  • 来源:庄浪融媒
  • 字体: [ ] [ ] [ ]
  • 分享:

在甘肃省庄浪县,佩戴荷包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随着节日临近,当地的荷包市场逐渐升温,各荷包生产企业、非遗传承人组织绣娘加紧赶制荷包产品,既时尚又实用的手工荷包产销两旺、频频出圈。

朱店镇贾沟村是远近闻名的民俗村,是庄浪县荷包生产地之一。这两天村里的绣娘们正在赶制一批荷包,这批荷包有着不同的造型和香气,其中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马尾编荷包深受大家的喜爱。

3bf5a977ca69746420a07068f53e00e.jpg

60岁的陈换香是马尾编荷包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如今学习做马尾编荷包已经有四十多年时间了。她手艺精巧,制作的荷包种类繁多,美不胜收,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制作能手。  

“咱们马尾荷包是庄浪最古老的一种荷包,是我们妇女一针一线制作而成,很受大家的欢迎。与其他荷包不同之处是,它用马尾编成图案,在端午节小孩戴上寓意为吉祥如意。”甘肃省庄浪县马尾编荷包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换香说。

adbeecea5ebe0dfa0eefae55395d0c1.jpg

这几天,庄浪县巧女人手工坊的绣娘也加班加点绣制荷包,为节日做足准备。创作过程中,她们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重点针对年轻群体开发融合实用性与时尚感的产品。

“我们在传统的刺绣荷包技艺基础上,利用钩针技艺制作出了深受年轻人喜欢的十二生肖玩偶、卡通人物等形象。临近端午,我们的订单已经超过几百种,数量已经达到几十万件。”甘肃省庄浪县巧女人手工坊总经理王红瑞说。

77cd3f40ceb893048413557461a4605.jpg

据了解,庄浪县共创办马尾编荷包传习所12所,现有生产大户400户,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产荷包等民俗文化产品130万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产值突破2300万元。


(撰稿:曹小成 苏艳玲 马翔翔 编辑:李馨雨(见习) 审核:赵军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